技术&服务

技术文章

隔绝水解:手套箱在固态电池材料保护中的关键作用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

在固态电池研发中,水分子是隐蔽却致命物质。电解质(如LiPF₆)和正极材料(如高镍NCM)一旦接触微量水分,就会触发不可逆的水解反应——不仅生成HF等腐蚀性物质侵蚀电池结构,更会导致锂离子迁移通道阻塞。而手套箱提供的超干环境,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技术屏障。

水解反应的破坏链

当水分子渗透至电池材料体系时,会引发三重破坏:

1.电解质分解:LiPF₆遇水生成HF和POF₃,前者腐蚀集流体,后者破坏SEI膜稳定性

2.正极材料蜕变:NCM表面形成LiOH/Li₂CO³绝缘层,增加界面阻抗

3.锂枝晶诱发:副反应消耗活性锂,加剧不均匀沉积

实验数据显示,当环境湿度超过50ppm时,NCM811正极的首效效率会下降12%以上,而手套箱可将水含量长期稳定在<1ppm,从根本上切断反应路径。

手套箱的防护机制

现代手套箱通过多级防御系统实现水分控制:

1.动态气体净化:分子筛吸附柱与铜催化剂联动,将循环气体中的H₂O实时转化为H₂(通过反应Cu + H₂O → CuO + H₂)

2.泄漏补偿系统:激光露点仪监测到水分波动时,自动触发惰性气体冲洗(N₂或Ar)

3.材料预处理:过渡舱配备加热真空模块,确保进入物料表面吸附水被彻底脱除
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(如LiPSCl),水分控制需更严苛——即使0.1ppm的HO也会导致LiS杂质相生成,因此需选用泄漏率<0.001mbar·L/s的级手套箱

操作关键控制点

研究人员需特别注意:

1.电极极片转移时,过渡舱需完成至少3次抽真空-惰性气体置换循环

2.电解液注入操作应在手套箱深冷区(-20℃)进行,抑制挥发性组分逃逸

3.每周校准水分传感器,定期再生分子筛(200℃烘烤12小时)

随着固态电池向产业化迈进,新一代手套箱已集成AI预警系统,能根据材料特性自动调节工况参数。这种"智能防水解"模式,正推动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可靠制造。

(封面图来源网络,侵权删)


© 2025 伊特克斯惰性气体系统(北京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本网站直接或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宣传均属于“广告”(包装及参数、售后保障等商品信息除外)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250号    京ICP备06030537号-1
东北
icon
手机
13718836742
icon
扫码加微信
13718836742
icon
邮箱
2250546963@qq.com
icon
免费电话
400-086-8156
icon